
譯者注:本文原發(fā)表自SB Nation,作者是Holly Sturm,文中數據均截至原文發(fā)稿前(當地時間11月6日),文中觀點與譯者及平臺無關。
如今,這已經算不上什么絕對的秘密了,但休斯頓火箭隊的雙高陣容依然是他們手中最頂尖的制勝武器之一。
賽季開始之前,隨著凱文·杜蘭特的加盟以及范弗里特的受傷,球迷和媒體們都在紛紛猜測,火箭隊的進攻端將會呈現出怎樣的表現。畢竟球隊失去了一位關鍵的后場組織者,而杜蘭特這樣的超級巨星融入全新陣容也需要一定的磨合時間。然而,根據NBA官網的數據統(tǒng)計,火箭隊目前以123.2的進攻效率值高居聯(lián)盟榜首,這樣的表現遠超賽季開始前外界的預期。那么,這一切究竟是如何實現的?火箭隊是怎樣從一支進攻水平中游的球隊,一躍成為NBA聯(lián)盟中進攻最頂尖的隊伍之一的?答案很簡單:雙高陣容。
在火箭獲得健康的亞當斯之后,最初并沒有太多人預料到烏度卡會嘗試讓申京和亞當斯這兩位大個子球員同時登場作戰(zhàn)。畢竟,在現代籃球強調速度和空間的潮流下,兩名傳統(tǒng)大個子同場的陣容并不被普遍看好。但在上賽季后期,烏多卡教練大膽啟用了這一組合陣容,充分發(fā)揮了這套陣容進攻籃板的優(yōu)勢。也正是依靠這套陣容的出色發(fā)揮,火箭隊在2024-25賽季的收官階段表現強勢,打出了一波亮眼的戰(zhàn)績。
原本在2025年夏天引進杜蘭特之后,外界普遍認為火箭隊2025-26賽季的進攻體系將會變得更加常規(guī)化。畢竟,杜蘭特的到來無疑會讓球隊的外線火力和進攻多樣性得到極大提升,人們預期球隊會更多地圍繞外線核心展開戰(zhàn)術。然而,事情卻出現了意外轉折,范弗里特的報銷徹底改變了球隊原本的戰(zhàn)術部署。在這樣的背景下,申京和亞當斯的雙高組合再次挺身而出,成為了球隊進攻端的關鍵支撐。就這樣,亞當斯再次成為了火箭隊戰(zhàn)術體系中的核心。
這套雙高陣容為火箭隊帶來了多方面的顯著優(yōu)勢:首先是扎實的護筐能力,兩位大個子球員憑借出眾的身高和臂展,在籃下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守屏障;其次是壓倒性的身高優(yōu)勢,讓球隊在籃板球爭奪和內線對抗中占據絕對主動。同時,這套陣容還能制造出明顯的錯位優(yōu)勢——當兩名大個子球員同時在場時,對手必須面對火箭隊更具壓迫性的內線存在感,這使得對手的防守部署很難兼顧各個方面。根據NBA官網的最新數據,本賽季至今,火箭隊的進攻籃板率達到了42.1%,位居全聯(lián)盟首位。這一數據意味著,幾乎每兩次投籃不中的情況下,火箭隊就能獲得一次額外的進攻機會。
除了進攻端的優(yōu)勢之外,雙高陣容在防守端也有著不俗的表現。額外的身高優(yōu)勢不僅有助于提升護筐質量,讓對手的內線終結變得更加困難;還能有效干擾對手的投籃動作,對突破沖擊起到了很好的威懾作用。此外,當對手采用小個子陣容或者讓后衛(wèi)球員去換防火箭隊的大個子球員時,火箭隊的側翼或前鋒球員就能抓住機會,利用身高優(yōu)勢制造錯位進攻。例如,賈巴里·史密斯這樣的側翼球員就常常能成功突破小個子防守者的防線,輕松完成得分或傳球;申京打四號位時,也能憑借自身的身高和技術優(yōu)勢,在面對體型更小的防守球員時占據明顯上風。
不過,無論這套雙高陣容有著多么突出的優(yōu)勢,它也并非完美無缺,依然存在著自身的短板和局限性。首先,當場上同時有兩名大個子球員時,球隊陣容中通常會缺少射手,這就導致對手可以放心地收縮內線防守,或者更大膽地干擾火箭隊的中距離投籃,讓火箭隊的外線進攻難以順暢展開。其次,那些極致小個子、速度極快的陣容,往往擅長快速突破、精準三分投籃、拉開進攻空間以及加快比賽節(jié)奏,這樣的球隊對于火箭隊的大個子陣容來說,將會是不小的挑戰(zhàn)。火箭隊必須確保后衛(wèi)和側翼球員具備足夠的移動速度和防守覆蓋范圍,能夠跟上對手的快攻節(jié)奏。如果外線防守出現漏洞,,那么當面對那些擁有多名頂尖射手或速度型后衛(wèi)的球隊時,這套雙高陣容的防守短板就會被無限放大。因此,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雙高陣容更適合在短時間內使用,或者根據對手的陣容配置靈活調整使用時機,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優(yōu)勢。